解放思想,让语文更精彩轻松----对语文分单元模块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思考

2019-08-20 15:10

摘自:《三人行中学语文网》

分单元模块教改实验,即在形式依现有教材单元分块;内容上强化能力训练以及大语文读写指导的一种教学改革实验。时间过去两年,深感该实验操作性强,成效显著,以其前所未有的新颖特色及其务实的追求获得了师生的充分认可。在普通中教常规教学中(曾有人实验过分模块高三复习,但因为模糊了责任界限,在注重高考成绩的大背景下,往往无法作为经验延续下去)真正体现分模块教学特色而且达到预期目标的,在全国各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方面,应该还没有先例。这为今后必然要进行的 “语文模块教学”的大走向,无疑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具体分模块操作要点

鉴于语文读写的实践性决定了 “工夫在课外”的特色,如以彻底分块如大学课堂管讲不管学生的分法,必然导致学生能力训练失控而最终将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鉴于作文主要侧重实践而非理论;所有教学内容分为分块与不分块两大类。即将欣赏示例类的课文(含文言文)进行分块教学;而作文,配套练习,课外自读教材及指导,复习等体现能力训练的内容不分块,由原任教师教学并起总体衔接连贯作用。保证教学主题训练的延续性。

鉴于课文事实上在教学中所处的作用有限,已不适宜将其作为教学主要目标,而知识点训练以及课外大语文读写以及传统大作文等更为重要的内容显然应该用一定课时加以指导;所以我们把课时相应安排为:每周分块与非分块内容各占 2个课时,在时间上对能力训练给予充分重视。对课文处理,立足重点中学层次,重点课文用2课时;非重点1课时,每单元6课时,即用三周时间。

鉴于讲授课文同一内容要有合理的间隔重复次数;且为了中段期末考统一进度方便,教师半学期内教学同一内容连续三轮共六个班为宜。最后一轮在自己班教学以方便调节且方便段考复习。在原任老师继续熟悉所有课文的基础上,分模块授课老师应为原任老师提供教案供复习衔接参考。

体现能力训练不分块的内容,可依考点(或知识点)为序,有的放矢根据需要逐一训练;首先是有内容、有计划统筹安排好高三能力点,在高三复习之前完成一轮充实的训练,从而切实为高三复习打好基础。同时广泛而深入地全面进行注重潜移默化的课外大语文读写指导。

注意:课时严格依计划执行、结束,还可用减少非基本篇目及增加自渎篇目以调剂,如文言如果较长可只上三课;单元考试无法统一问题不大;通过科代表以及交流教案衔接相关进度,内容等问题,形成有机教学整体。

分模块语文教改实验的意义

最大的特点是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在体系有的放矢,成功的解决了模块教学与教学责任归属的矛盾,对教学质量反而有一种积极的促进效应;在全社会还受高考指挥棒制约的前提下,矛盾的解决将是教改的必须具备的安全阀门,也是诸多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望而却步的根本原因所在。其次是面对不是以内容为模块而是以融丰富内容于一体的单元模块,大胆变通极富创意,使看似不可能进行的模块教改得以顺利进行。虽然没有从内容上真正体现模块,但专人负责其中部分内容,本质上与今后改革方向一致;这不仅是对现在体系的变通,也为今后模块教改无疑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思路。

有利于教师发扬自身优势,精心备课、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且连续三轮可以使单元课文反聩改进以达到最佳效果(类似公开课之收获,无论怎样精心的备课都不能与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相比,而这正是一人负责所有课程的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尽可能充分的体现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高标准要求。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精雕细刻出精品,即对教材及教学方法理解得更加深刻完善,进而逐步升华到教学艺术的境界。尤其现在大力提倡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之机,更需要时间去努力探索,让多媒体广泛渗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现在我们参与实验的老师几乎每堂课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彻底改变了以前只停留在极少数公开场合才使用多媒体的尴尬状况。这种“充分备课,反复反馈提高”的优势特别适应新课程“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交流,气氛活跃生动”的课堂教学高标准要求;应当知道,符合新课程教改特点的课文教学的难度要远比传统方式教学大得多;一学期演示一两次,就很不错了,但我们却可以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全方位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意图。

有利于学生调动学习兴趣,吸收各家之长,丰富课堂内容。一是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擅长,不同的教学风格特点形成了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突破了语文千篇一律程式化;二是精心处理设计的教学内容显然比常规有限的努力更能体现文章的丰富与魅力,具有更多的吸引力,学生对实验普遍持欢迎态度主要原因之一也就在于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来疲于应付而不能不照本宣科的通常方式(少数教学高手例外),往往是让语文课乏味之极的根源。

如前所述,课文的传授显然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而且,语文重在诱导让学生自己独立个性化思考,而不是你去“讲深讲透”;这样一看,传统教学用于课文讲授的低效率的时间实在太多,其实,二分之一的时间进行课文常规处理就已经足够。我们压缩了时间,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满堂灌的弊端,以及教学的随意性。从而在改变语文 “少慢差费”老牛破车的现状方面从时间控制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提高教学效率,这有着方向性的重要意义。

课外大语文读写工夫得以充分保证。有时间、有内容、有计划的读写能力训练统筹安排,尤其是提前在高一就进行的系统基础能力训练,不仅为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的语文学习提供极大帮助,为遨游语文的自由世界早早的插上了翅膀;同时为高三高考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减少了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大大了增加语文有的放矢的效率时间。跳出课文的束缚地阔天宽,何必自己给自己约束,始终走不出传统耕耘的那二分田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分块教学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备课量,从而适度降低了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前要备六个单元的教案,现在。只需要认真备好两个单元的教案 ;单就这一点而言,足足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有人也许颇有微词,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而已;但这显然是对语文教师的工作环境非常不了解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如果他了解社会各界(甚至也包括其他学科同仁)对语文的责难: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难驾御的灵活多变特点,(不仅因为众多课文变换频繁,更因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在备课方面远比其他学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难度远比其他学科大,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不能掉以轻心一一当然不是指一般性应付)那么就一定会改变看法。教师在当今各行各业中,是非常辛苦的职业;而语文教师,其繁重的工作量更为突出,更不用说我们现在每个语文老师上三个平行班语文。从繁重的备课任务中解脱出来,将节省的宝贵时间用于大语文的基本训练;用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用于对学生尽可能广泛的学习指导;用于教师精心备课、教学高标准要求一一我们的老师将从疲于应付的老牛破车状态一变而为务实、高效率的科研型的教师;仅此一点,就足以充分肯定实验的深远意义,甚至可以说这是实验的最大亮点。

对教改一些关键疑虑的思考

与今后将全面推进的语文模块教改有没有联系?新课程教改对语文模块教学的阐释为:以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基础语言训练为不同模块分阶段进行教学并考试获取该模块学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我们所采用的单元模块方式,其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赋予不同内涵,很容易就可以与今后语文模块顺利接轨。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几乎就是今后语文模块将可能遭遇的问题。其实,语文模块教学方式与当今中等师范甚至师范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比较;除了模块内容的选择以及深浅程度有所区别以外,没有本质差异。为什么师范语文学习一直运用这种方式而普通中学没有采用?这正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实验,也就是想在这个方面能作出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老师频繁变动,学生老师互不熟悉,教学是否缺乏系统延续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复习,是否影响教学质量,甚至高考?这个问题可能触及到我们普通中学为何长期以来一直不能与师范语文一样分模块教学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课文传授,在整个教学效率体系中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大语文读写,以及知识点考点的训练才是决定语文能力的关键,而我们正是在训练方面由原任老师全盘负责,系统延续,有充分时间熟悉班级与学生交流;这正是该方案务实的一面。(即便今后真正意义上分模块,为质量起见,也可能应该有个注意衔接连贯性实效性的大语文计划,以弱化模块对语文重要的读写能力的影响;这将是我们教改为今后所提供的经验之一)其次,课文相对独立的特点,其实不太依赖于教学的延续性,相反,更需要各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探索,而我们教改正好具有这个特色。不同的老师给每个参与分块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而且,通过一年几次教学质量检查,不存在因教改而受影响的问题;对于个别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完善教改方案来进一步改进。比如文言文的落实问题,个别任课老师教学随意性问题。

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是否少了熟悉教材的机会而影响教学?其实,原任课教师同样可以熟悉课文并通过教案交流熟悉基本教法处理使这种影响降低为零;另外当课文作为能力载体完成教学后(文言例外),其自身的分量究竟还有多重?对高考复习的意义有多大等问题的回答显然也是不言而喻。

是否存在责任感问题:在不同班级上课,其实是置身于更有挑战性的平台;只会更加认真努力,教学效果只会更好,可想而知。

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但坚持这一体现今后语文方向的教改,是深圳中学名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光荣。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探索。